Episodes
Tuesday Feb 13, 2024
Tuesday Feb 13, 2024
2024年2月11日我和张叔叔去体验了Apple的新产品,Apple Vision Pro。我们从流行文化展开,讨论了在电影电视剧中对于未来科技的想象:有一天我们的世界会像黑镜中那样每人都有一颗芯片吗?还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副高科技眼镜才能在社会中生存?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是不是就只能预示着未来我们的世界会充斥着广告,聒噪不堪?我们是不是真的如鲍德里亚所说,生活中模拟当中?我们不想否认科技会加剧的种种不平等,但是最后我们从“毛刺儿女性主义”(Glitch Feminism)出发,希望得出的结论依然是乐观的。最后的最后还夹带了一些从星座角度的预测。Enjoy!
【时间轴】
0:00 张叔叔的体验感受 First-hand user experience
4:55 简单解释空间计算是怎么回事儿 What is spatial computing
12:14 黑镜,头号玩家,Hyper Reality,副本 Black mirror, Ready-Player-One, Hyper Reality
18:38 我们为什么需要空间计算(我们真的需要吗)Do we need spatial computing
24:16 鲍德里亚的模拟和超真实 Jean Baudrillard's simulation and hyper-real
29:18 我们对批判的批判,鲍德里亚和海德格尔都是本质主义者 Essentialism in Baudrillard and Heidegger's theory
36:46 毛刺儿女性主义,科技会给我们带来自由,但不是你想的那样 Glitch Feminism, Technology will give you freedom but it's not how you think it is
40:49 技术多样性 Techno-Diversity
47:48 从占星角度讲讲最近几年AI和其他新科技 New technology and astrology
【提到的】
Hyper Reality: Youtube
Wednesday Jan 31, 2024
Wednesday Jan 31, 2024
盖勒普正念之城,由BIG建筑事务所在不丹设计,是一个以正念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创新项目。这个城市不仅仅是建筑的集合,而是融合了不丹传统文化和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活空间。它注重环境保护,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强调心灵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然而,“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表面看似完美,它往往过分强调人类的需求。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的本质不仅仅在于工具和设备,而是一种将自然界视为资源储备的范式,这种观点恰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正念”起源于佛教,然而,在西方社会,正念被剥离其哲学根源,转化为一种缓解压力的工具。当一个复杂的概念被转化商业产品时,它的本质和力量往往会被淡化,甚至失去原有的意义和价值。
【时间轴】
1:41 介绍正念城市 Introducing Bhutan Mindfulness City
6:20 可持续发展 About sustainability
12:50 海德格尔的现代技术 Martin Heidegger and technology
16:40 关于自然和技术的范式 Paradigm on nature and technology
26:51 “正念”的来源 Where did "mindfulness" come from
33:35 佛教中的“正念” "Mindfulness" in Buddhism
35:58 被迫使用西方语汇的发展中国家, GDP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Developing countries being coerced into adopting Western terminology
41:00 殖民主义和殖民性 Decolonization and Decolonialism
Thursday Jan 18, 2024
Thursday Jan 18, 2024
《Poor Things》是一部改编自阿拉斯代尔·格雷(Alastair Gray)的同名小说的电影。电影讲述了主角贝拉——她拥有成年女性的身体和婴儿的心智。挑战和质疑周围人对她的看法和期望的故事。这个设定不仅挑战了观众对身份和成长的传统理解,还以独特的方式探讨了我们如何成为人。
我们通过比较电影和原著小说的差异来讨论电影对不可靠叙事的呈现。虽然电影试图通过贝拉的角色提出有关身份、意识和自我认同的问题,但它缺乏女性主义叙事中的那种内在矛盾和复杂性。我们也讨论了贝拉的角色如何拒绝二元论思维而成为人——(通过可以把男人逼疯的性行为 of course)。
【时间轴】
1:12 电影情节 Plot of Poor Things The movie
2:50 小说情节 Plot of Poor Things The book
13:05 电影、手稿、和Victoria的信中的人物对比 Movie, Manuscript, and Victoria's Letter
27:52 Poor Things不能算女性主义叙事 Poor Things is not a Feminist narrative
35:59 对弗兰肯斯坦的引用 Reference to Frankenstein
39:00 人为什么想创造生命,身体和大脑的二元论 Why do humans want to create life
43:48 电影和书对性的描写 Understanding on sex in the movie and the book
【提到的】
顺带推荐原著作者的网站,可以看到很多原书插图:https://thealasdairgrayarchive.org/。
Wednesday Dec 27, 2023
Wednesday Dec 27, 2023
从人本主义的传统出发,后人类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对于人本主义的反思。本期播客解释了后人类主义的概念,它与控制论的紧密关系,后人类主义如何在艺术、音乐和文学等领域中对人类地位提出质疑,以及这对我们自身认知的可能影响。
在谈论近年来后人类主义的发展时,我们看到了思想的飞速演进,挑战着传统的人类观念。后人类主义似乎已经完成了把人从神坛拉下的使命,颠覆了我们对自身和世界的固有认知。
然而,随着这一思想的深入,我们也发现后人类主义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而完整的新认知模型。尽管我们不再坐拥绝对的特殊地位,但我们似乎也在寻找着一个新的,真正的后人类的认知框架。
【提到的】
《什么是后人类主义?》卡里·沃尔夫(Cary Wolfe)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凯瑟琳·海勒(Katherine Hayles)
《词与物》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
自生系统论:弗朗西斯克·瓦雷拉(Francisco Varela)和洪贝尔托·梅图拉纳(Humberto Maturana)
《活物》简·本尼特 (Jane Bennett)
【时间轴】
00:42 后人类主义在近年景观学科中的流行 Popular post-humanism ideas in the field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02:14 后人类主义不是什么 What is NOT post-humanism
03:09 人本主义的本质及其与日心说的关系,日心说如何推动了人本主义的发展 Humanism and Heliocentric Theory
10:30 后人类主义不是超人类主义 Post-humanism is NOT Trans-humanism
13:15 福柯在人文学科中对人本主义进行的质疑 Michel Foucault
17:52 卡里·沃尔夫认为控制论和系统论构成后人类主义的基石 Cary Wolfe
24:17 自生系统论的关键概念 Autopoesis
28:11 人类存在的坐标系的转变,从以人为中心到以机器模型为基础的理解 From human-centric to machine-centric
30:49 后人类主义在艺术、音乐和文学领域的体现 Post-humanism in art, music, and literature
37:47 后人类主义没有定论,目前只是不同的思考模型 There is NO one post-humanism
44:16 后人类主义带来危机也带来自由——人类并不是孤独的存在 Human is free
Sunday Oct 01, 2023
Sunday Oct 01, 2023
这是讨论玄学的一期!
宇宙中的模式和原则在不同尺度上总是重复出现,从最微小的粒子到最庞大的星系,都仿佛存在着某种相互联系。
在许多文化中,人们都相信一个人出生的时间会对其性格和命运产生影响。在传统的西方占星术中,星座成为了一种用来解释这些影响的语言。与其把占星术神秘化,张阿姨在本期想解释一些对占星的常见误解——占星只是在学习星星运动的轨迹与人类事件的相关性,并且探究其中的规律。最终,学习占星为的是更好的理解人类社会中发生的事情,而这些规律是以地球为中心观察天体运动而总结的。
本期节目中,张阿姨主要介绍了星座学在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的发展。我们探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占星术复兴,以及星座学在现代的复兴。这主要是讨论历史的一期,以后会有更多更深入的讨论。
【时间轴】
03:41 进入正题 Intro
06:37 解释一些对星座的误解 Explaining some misunderstanding on Astrology
11:50 占星到底在学什么 What is astrology
14:46 荣格的共时性 Jung's Synchronicity
18:15 古希腊占星的历史 History of ancient Greek astrology
24:26 占星被基督教取代 Astrology replaced by Christianity
29:17 占星术在唐朝传到了中国来 Astrology in Tang Dynasty China
32:38 17-18世纪由于日心说的普及导致占星成为迷信 Heliocentric Theory disputed astrology (in some way)
39:17 20世纪发现了古希腊的文献并且星座在40-50年代重新流行 Popular Astrology in 20th centry
41:10 占星能预测未来吗 Can astrology predict the future
43:18 相关推荐 Relevant material
【提到的】
《希臘占星學:命定與吉凶的研究》
播客:The Astrology Podcast
APP: Chani
Tuesday Sep 05, 2023
Tuesday Sep 05, 2023
通过前后对比图,19世纪的Humphrey Repton让人们对于景观设计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围墙被拆除,烟囱被隐匿,原本单调的人工湖蜿蜒曲折,增添了更多的自然野趣。自然被赋予了美学意义。尽管“之前/之后”图易于沟通,但我们也对其过于简化的形式提出了反思。
当代景观设计领域一直在探索不同的设计理念,挑战传统对“自然”的认知。早在2000年初,以过程为主导的设计理念便开始兴起,体现在像Parc La Villette、Downsview Park和Fresh Kills等项目中。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风靡,我们不禁思考:设计领域是否会回归到以前的认知?从生成对抗网络(GAN)到stable diffusion(扩散模型),景观设计领域如何看待和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我们强调是“World building”(世界创建)的意义。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和劳动密不可分。过分夸大AI在设计中的作用可能导致对景观过时认知的不断复制。AI应当帮助我们想象劳动在设计中的作用,强调人与景观之间相互创造、相互影响的关系。